POPS是什么意思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中文解释 | |
---|---|
英文缩写 | POPS |
英文全称 |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
中文解释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缩写分类 | 环境安全 |
缩写简介 | POPs是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高生物毒性的特殊污染物。POPs公约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主持下,为了推动POPs的淘汰和削减、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POPs的危害,国际社会于2001年5月23日在瑞典首都共同缔结的专门环境公约,其全称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此公约的成功签署,被认为是继《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之后,国际社会在有毒化学品管理控制方面迈出的极为重要的一大步。 首批列入公约控制的POPs共有12种(类),它们被合称为“肮脏的一打(Dirtydozen)”。其中不仅有环保经典名著——《寂静的春天》所针对的导致“万鸟齐喑”景象的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具体包括: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六氯苯、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有20世纪60~70年代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两度造成重大环境公害——“日本米糠油事件”和“台湾油症事件”的元凶多氯联苯;还有在1999年曾在欧洲引起鸡肉污染事件轩然大波、直接导致比利时内阁集体下台的二恶英类。 目前,POPs的巨大危害和淘汰、削减的必要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截至2006年6月底,已有151个国家或区域组织签署了POPs公约,其中126个已正式批准该公约,公约已于2004年5月17日正式在全球生效。我国是POPs公约的正式缔约方,是2001年5月23日首批签署公约的国家之一。2004年11月11日,公约已正式对我国生效。中国政府已建立了以国家环保总局牵头、11个相关部委参与的国家POPs履约协调机制,并已在机构建设、能力加强、技术示范、公众意识加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履约工作。国家环保总局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办公室为该协调机制的日常办事机构。 |
常用缩写
热门缩写
CAMPUS - 塑料产品数据库
AIBA - 印度生物技术协会
DSDT - 来自电脑注册表
EMBNET - 欧洲分子生物学网
GDR - 普通分发版本
CMP - 控制程序或监控程序
PABMB - 泛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联合会
ISCB - 国际计算生物学会
IABS - 国际生物制剂协会
ICS - 国际细胞因子学会
ISPMB - 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IFAC -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
ICC - 化学信息中心
BMSA -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应用学院
IOCB - (捷克)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学会
ASP - 美国光生物学学会
MFB - 海洋和淡水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VCM - 变动边际收益,变动贡献差异
IW - 工业蜡
SCAR - 斯堪的纳维亚应用研究委员会
VFP - 可变因数规划;可变因素程序设计
AD - 可避免的延误(耽搁)
A - 安那
AT - 接受和转移
AT - 装配和检测
WNG - 错误的,不正当的
WOUT - 没有,在外
BTOB - 企业对企业
使用说明
英文缩写词它是用一个单词或词组的简写形式来代表一个完整的形式,它不同于首字母缩写词。英文缩写是英语词语的简易形式,用英文单词中重要的字母来代表整个单词的意义,也被成为缩略词。但是缩写也会带来困扰,因为缩写可能在不同行业代表不同的意思。本查询共包含英文缩写词汇8万余条。